虎溪三笑        

(宋 無款/虎溪三笑圖)

 

     多年前我在麗江旅行時曾經遊覽白沙明代壁畫,有一幅畫讓我印象很深刻,畫的正中央坐著如來佛,上面排列十八尊者,兩側卻為道教的人物神像如太上老君等,更奇怪的是下方還有喇嘛教的護法金剛,我百思不解,世界各國不同的宗教,在地方上無不壁壘分明,宗教畫上,怎麼有可能把祂們畫在一起?

 

     後來我在台北故宮又看到一幅很有趣的畫,名為「虎溪三笑圖」【註一】,在秋意盎然喬木翩翩的野溪旁,有三個人或牽手或擁抱,仰頭大笑,樂不可支。什麼事這麼好笑啊?不禁引起我對此畫的興趣,後來了解原來這是有典故的。畫說東晉時佛教流行的是淨土宗,有位很有名法師叫慧遠法師(畫中三人居中的那位),此僧在廬山西麓蓋了一座「東林寺」,據稱其三十年來「影不出山,跡不入俗。」有客來訪,送客時也從不越過寺前的那條「虎溪」,若不小心越過則會有靈虎鳴吼。

    

     有一天簡寂觀的道士陸修靜(畫中三人左邊的那位)和愛菊又愛喝酒的陶淵明(畫中三人右邊的那位)同時造訪慧遠【註二】,相談甚歡(想必也喝了點酒),送客依然話語不休,不知不覺竟過了虎溪的石板橋,三人發覺後,縱情大笑了起來。原來送客「不過溪」也是一種執念,慧遠無意間破戒,三人同時頓悟。【註三】

 

 虎溪三笑-局部

(虎溪三笑圖/局部一)

     其實那一瞬間何止三人一起頓悟,同時也是代表三種教義的共同領悟。慧遠代表「釋」,陸修靜代表「道」,而陶淵明代表「儒」。

 

     回顧我在麗江看到的那幅明代壁畫,對照這幅宋代無款的畫冊,至此我終於明白,原來畫者想要表達的是「三教合流」的概念,只不過雲南非中土,地緣上靠近西藏,所以壁畫裡用喇嘛教取代了儒教。環顧歷史,以我個人的感覺,中華民族在宗教上,除了古代少數帝王個人的喜好或政治因素偶有殺戮外,在地方民間上的確兼容並蓄著許多不同的宗教,而沒有太大的衝突,現今雲南的某些地方甚至同時並存基督教和藏傳佛教而沒有任何衝突。但這是什麼因素造成的呢?為什麼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就水火不容?

 

     撇開佛教本身有很強的包容性不談,我認為「仇恨」是最大的因素。民族性和對教義「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偏狹解釋,則是仇恨的土壤。中國人講同化,即便外族入侵後 (五胡亂華、蒙古王朝、滿族入關…)主政者都是想辦法要融入這個民族,鼓勵異族通婚,興廟拜國師等,幾千年融合下來不同宗教中部分教義是相互重疊的,禮法亦有相似之處。故民間沒有仇恨,神佛自然滿天飛舞。

 

虎溪三笑-局部二

(虎溪三笑圖/局部二)

 

     反觀歐洲與中東甚至現在的美洲與中東,新仇舊恨皆因領土或勢力擴張有關,外來得政者不思宗教與民族的融合,反而大行排他之道,對飽經戰亂,民族性如此強悍的中東民族,怎不起而抗之,更不用講宗教之並存了。(講到這裡不禁讓我想起台灣的政治生態,兩黨惡鬥的起源,其實並不是教義的分歧,而是有心人士散撥仇恨的種子….)

 

中國有句成語叫「三教九流」本是小說中泛指低下階層各種職業的人,但其實三教指的是儒教、道教和佛教;九流指的是先秦(含戰國)的九個學術流派,包括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和農家。我想這幅畫可以說是宋朝主政者的一幅「宣教畫」,意思就是說不論三教九流,大家不應心存門戶偏見,相互尊重與包容,可謂:同是天地客,一笑泯恩仇!

 

                                大羊. 2010.May

【註一】也許有人會問,這幅畫應該列為人物畫或者風景畫?我認為應該是「故事畫」。因為它是以敘述故事或典故為主,背景人物器具都很重要。所謂人物畫應該以人或物的描寫為主,通常畫人占畫幅比例應該很大,但仔細看此畫包含僮子五人所占畫幅並不大,如果把他們再縮小或刪除,然後改個標題為「秋溪行旅」之類的,秋風、紅葉、激流;文人、小橋、瘦驢,用筆用色,典雅細密,列為山水妙品實不為過。這幅「虎溪三笑圖」布局也很妙,兩邊的樹叢像是兩個三角形,把讀者的眼光自然而然帶到中央主角的部分,遠處再渲染以縹緲之煙霧。這布局很像南宋馬遠(號稱「馬一角」)留白的手法,也許這就是此畫被斷代為南宋的原因吧!

 

【註二】根據台彎國立故宮博物院王耀庭的研究專刊所載,其實慧遠和陸修靜不在同一時代。他根據的是元末陶宗儀著《輟耕錄》內的說法,《輟耕錄》中引趙彥通的話,謂陸修靜於元嘉(424-453)末年始到廬山,時慧遠已去世三十餘年,淵明亦去世二十餘年。故此項考據若為真,則陸修靜自然無法和老和尚相會。而且可以確信的是這項訛傳,在北宋即已流傳開來了,所以南宋畫家(我猜應該是宮廷畫家,奉旨畫的)才會拿來入畫。

 

【註三】很多其他畫家也都用這個典故做畫,例如同是宋朝的李唐也畫有「虎溪三笑」。而周密(1232─1298)的〈三教圖贊〉也記錄著馬遠亦曾畫〈三教圖〉,可惜這些畫早已逸散,無法拿來比較一翻。倒是近代傅抱石也根據這個典故畫了一幅「虎溪三笑圖」,大師用筆實屬風雅,但雅則雅矣,終究不若宋畫氣韻生動,三人的互動感覺有點「相敬如賓」。(參照下圖)

 

虎溪三笑-傅抱石

(民國 傅抱石/虎溪三笑圖)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宗教 典故 佛教
    全站熱搜

    李大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