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薇-局部blog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蒼藤老松下,半壁危崖邊,我彷彿聽到叔齊據地縱歌,那歌聲高亢激昂像是抗拒天命,唏噓輕嘆則如舒發己志。對面促膝而坐,面目森然,微笑不語者,則是他的哥哥伯夷,伯夷望著叔齊跟自己一樣日漸消瘦的身影,神情安然自在,首陽山中迴盪的歌聲裡,含有一股堅毅的情懷,一種對處世信念的執著。

 

這是司馬遷所著《史記》中「伯夷列傳」的故事,話說殷朝諸侯孤竹君生前指定叔齊繼承爵位,但孤竹君死後叔齊卻要讓賢給哥哥伯夷,伯夷拒絕,認為這是父命不可違背,最後索性離開領土至另一諸侯西伯姬昌(即周文王)處,不料叔齊竟也跟著出走到那裡,姬昌死後,其子姬發(即周武王)出兵討伐暴君紂王,兩兄弟認為這是造反之舉,期期以為不可,但姬發以民心所向為由仍然出兵伐紂,殷朝滅亡後周起,伯夷、叔齊以武王為恥,表示再也不吃周朝土地上的糧食,於是逃逸於山西的首陽山,採薇食之,薇者,野豌豆是也,難以充饑,最後兩人死在山中,求仁得仁,那首「采薇歌」正是他們臨死之作。

 

伯夷、叔齊的作為,不管是古代當時或現今,爭議頗大。大多數人可能認為他們是「愚忠」,一個萬民所唾棄的暴政,有什麼值得為它效忠?甚至為它而死,豈不是食古不化,老古板矣?但我認為這裡面有些觀念值得澄清。史記中說他們反對武王「造反之舉」,不知是否有依據,但從「采薇歌」中我覺得他們也許不是效忠紂王,而是反對姬發「出兵伐紂」,也就是說他們是一個絕對的和平愛好者,反對以武力解決問題。試想如果紂王在位濫殺無辜5萬人,姬發出兵雙方人馬死亡恐怕超過50萬人,紂王在民不聊生,但在戰爭的環境下恐怕更慘。當然有人說為了長期的和平所以要戰爭,為了未來的富裕所以要先忍受蕭條,話是不錯,但那是結果論,在當下也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誰又能代表當時殷朝所有百姓的意見呢?(又沒有公民投票)

 

總而言之我認為伯夷、叔齊值得讚嘆的不是他們觀念的對錯,(因為觀念這玩意多少是主觀的,容易操弄的。)而是他們對信念的執著程度令人敬佩,說穿了就是骨氣。君不見現今社會道德價值瀕臨崩潰,傾圮之牆站滿牆頭之草,什麼信念,什麼道德勇氣,只要和現實自身利益相悖皆可拋,遑論為之殉身!像伯夷、叔齊如此般從容自在。

 

然而,畫這幅畫的目的可不是要表彰這些,這幅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名畫,出自南宋畫院大家李唐之手,粗簡俐落的線條,大開大闔的氣勢,與其山水名作「萬壑松風圖」一樣皆屬國畫藝術臻品,但這幅畫是有政教宣導意味的,畫院畫家受雇於皇帝,畫什麼主題當然是聽主子的。南宋的皇帝把這幅畫掛在皇宮裡,就是要告訴眾臣,北宋已為金人所奪,有志節的人都應該以降金為恥,而跟隨南宋,不然,你就是不忠、不仁、不義!

 

世人各自解讀,各取所需,然歌聲已緲,伯夷、叔齊山中的屍骨已寒,不然說不定他們會跳出來抗議…….或者開記者說明會!

  

                                                          大羊2008.

 

 

 采薇局部放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大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